基本信息
张清华
,男
,1963年10月出生
,任职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诗歌、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中国当代重要作家作品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诗歌、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中国当代重要作家作品
专家观点
2019.03.19,张清华:未来文学会走向吃喝拉撒的写作景观
学术成果
论文
2018年,意图的奥秘——关于文本与意图关系的讨论,文艺争鸣,2018年第3期期,页码:49-58
2018年,墨写新文学——欧阳江河、于明诠书法展研讨会发言纪要,中国书法,2018年04期,页码:27-39
2017年,秋鸿春梦两无痕——读格非《望春风》小记,文艺争鸣,2017年第12期期,页码:112-114
2017年,批评的身份与限度、使命与尺度,当代作家评论,2017年06期,页码:27-30
2017年,为何要谈论当代诗歌的民间文化地理——关于《中国当代民间诗歌地理》所引发的话题,文艺争鸣,2017年第9期期,页码:122-125
2017年,在空白的尽头或背后——贾平凹《空白》阅读散记,文艺争鸣,2017年第6期期,页码:34-39
2017年,“先锋的蝙蝠把我们引向黑暗”——从《燃烧的麦穗》看当代维吾尔诗人的创作,当代作家评论,2017年03期,页码:69-72
2017年,求索之路永无止歇,小说评论,2017年03期,页码:18-19
2017年,莫言与新文学的整体观,文学评论,2017年第1期期,页码:18-28
2016年,叙事的长度、美学与时间问题,南方文坛,2016年第6期期,页码:11-18
著作
2016年,大诗论 中国当代诗歌批评年编 2014-2015版,北京:东方出版社
2016年,牛汉的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年,穆木天的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年,郑敏的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年,我们共同的美好生活,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15年,当代文学的世界语境及评价 世界视野中的中国当代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年,他者眼光与海外视角 世界视野中的中国当代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年,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书系 他者眼光与海外视角,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年,沉默的大多数 2014,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5年,中国当代小说少年读库 赶在陷落之前,济南:明天出版社
媒体成果
2015年,哲人的小路,北京师范大学校报
2015年,作家是可以培养的吗?,北京师范大学校报
教育背景
2000.10--2003.05,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研究生,博士学位
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大学本科,学士学位
1988.09--1991.07,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4,山东师范大学,教师(曾任)
2000.10--2001.03,海德堡大学,客籍教授(曾任)
1991.07--2005.02,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教授(曾任)
1984.07--1988.08,山东滨州师范专科学校,助教(曾任)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山东省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现任)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现任)
北京师范大学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研究中心,主任(现任)
荣誉奖励
荣誉
2020年,被授予“第二届当代中国批评家奖”荣誉
2020年,被山东师大授予“校级学科带头人”荣誉
2020年,被授予“山东省省级青年学术骨干培养对象”荣誉
2020年,被授予“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荣誉
2010年,被授予“批评家奖”荣誉
2010年,被北京师范大学授予“北京师范大学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佳教师”荣誉
奖励
省部级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
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南京大学
山东省第十三届社科成果一等奖
山东省第十三届社科成果二等奖
山东省第十三届社科成果三等奖
省部级社科成果二等奖
省部级社科成果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