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王利明
,男
,汉族
,1960年02月出生
,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
,教授
,博士生导师、常务副校长
。
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学、民法总论、商法理论、物权法、债与合同法、侵权行为法
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学、民法总论、商法理论、物权法、债与合同法、侵权行为法
专家观点
2018.11.28,[光明日报]王利明:法治为中国梦护航 -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网 | NEWS of RUC
2018.08.31,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利明:对深圳建设一流法治城市充满信心
2018.05.09,民法学家王利明提出:民法典要应对人工智能的挑战
2017.03.17,王利明:民法总则回应"大数据"时代权利保护的要求 -新闻频道-华龙网
学术成果
论文
2020年,为迎接民法解释学的时代而努力,云南社会科学,2020年01期,页码:81
2020年,民法典合同编通则中的重大疑难问题研究,云南社会科学,2020年01期,页码:82-99+191-192
2020年,论高楼抛物致人损害责任的完善,法学杂志,2020年01期,页码:7-15+23
2020年,论合同僵局中违约方申请解约,法学评论,2020年01期,页码:31-43
2020年,论人格权的定义,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01期,页码:66-76
2020年,垃圾分类管理的立法思路及公众权利保障研究(笔谈),河南社会科学,2020年01期,页码:26-37
2019年,人格权法的新发展与我国民法典人格权编的完善,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9年第6期期,页码:7-21
2019年,民法要扩张 刑法要谦抑,中国大学教学,2019年11期,页码:35-39
2019年,物权编设立典权的必要性,法治研究,2019年06期,页码:5-15
2019年,民法法典化与法律汇编之异同,社会科学家,2019年11期,页码:19-28
著作
2016年,法律解释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年,“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中国审判案例要览 2014年民事审判案例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年,王利明法学教科书 债法总则,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年,“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中国审判案例要览 2014年刑事审判案例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年,“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中国审判案例要览 2014年行政审判案例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年,侵权责任法研究 下 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年,“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中国审判案例要览 2014年商事审判案例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年,判解研究 2015第3辑 总第73辑,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16年,王利明法学教科书 人格权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年,判解研究 2015年第2辑 总第72辑,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教育背景
-----1981,湖北财经学院,大学本科,学士学位
-----1984,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硕士学位
-----1990,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2.05.25-----,山西大学法学院,客座教授
2011.11.10-----,重庆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
人大代表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
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
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副主任
荣誉奖励
荣誉
2020年,被授予“中国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荣誉
2020年,被授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荣誉
2020年,被国务院授予“国务院特殊津贴”荣誉
2008年,被授予““2007年度中国法治人物”称号”荣誉
2008年,被授予“百场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活动“最佳宣讲奖””荣誉
2007年,被授予““中国十大教育英才”称号”荣誉
2005年,被授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荣誉
2003年,被教育部授予“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荣誉
1996年,被授予“第一届中韩青年学术奖”荣誉
1995年,被中国法学会授予“中国法学会“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荣誉
奖励
2008,首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专著类一等奖
200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
2006,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法学类一等奖
2005,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04,国家图书奖
2003,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教育部
2003,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3,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2002,吴玉章科研基金三等奖
2002,司法部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