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王强
,男
,汉族
,1971年04月出生
,任职于东北大学
,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
。
主要研究领域为:电磁流体力学及其应用技术、强磁场材料科学、新能源材料
主要研究领域为:电磁流体力学及其应用技术、强磁场材料科学、新能源材料
学术成果
论文
2018年,电渣重熔过程夹杂物运动行为的数值模拟,钢铁研究学报,2018年第2期期,页码:30-38
2017年,不同保载时间实验的花岗岩声发射特性研究,金属矿山,2017年第11期期,页码:29-34
2017年,“物理与人类未来”素质教育双语选修课混合课堂的实践经验及探索,物理与工程,2017年第A1期期,页码:136-139
2017年,基于Transfer和Triangulation融合的中介语统计机器翻译方法,中文信息学报,2017年第31卷卷第4期期,页码:41-48
2017年,不同开槽阳极铝电解槽的节能性研究,材料与冶金学报,2017年第16卷卷第1期期,页码:46-50
2017年,三相电极电渣重熔系统中的磁流体流动和传热分析,大型铸锻件,2017年第2期期,页码:16-19+27
2017年,电渣重熔磁流体传热传质过程的数值模拟,大型铸锻件,2017年第1期期,页码:4-6+9
2016年,稀缺资源机器翻译中改进的语料级和短语级中间语言方法研究,计算机学报,2017年第40卷卷第4期期,页码:155-168
2016年,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低成本心音采集系统,中国医疗设备,2016年第31卷卷第9期期,页码:36-40
2016年,300kA铝电解槽内磁流体流动与气泡运动行为分析,第三届全国电磁冶金与强磁场材料科学会议学术论文集,2016年
专利
2016年,一侧开口、磁路闭合的电磁旋流装置及其支撑装置
2015年,植物还原法联合磁场制备纳米材料及反应废物利用方法
2015年,一种厚板坯连铸过程结晶器喂钢带工艺参数的确定方法
2015年,一种基于CO2富集的并流蓄热式石灰窑生产工艺方法
2015年,真空电渣重熔制备双合金汽轮机转子钢锭的装置及方法
2015年,一种多源自供电无线测温系统及方法
2015年,一种均匀分布热源的大型钢锭电渣热封顶装置及方法
2015年,一种原位制备梯度磁致伸缩材料的方法
2015年,一种云环境下面向移动终端的证书防伪认证系统及方法
教育背景
1994.09--1995.03,东北大学,热能工程,硕士研究生,硕士
1991.09--1995.07,东北大学,热能与动力机械系,热能工程,大学本科,学士
1998.04--2001.03,日本名古屋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博士研究生,博士
1997.04--1998.03,日本冈崎市YAMASA语言文化研究所,留学
2008.12--2009.07,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境外访学经历,高级研究学者
工作经历
2001.05-----,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
东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任)
全国铸造学会,理事(现任)
东北大学,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磁冶金技术及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现任)
第四届凝固与铸造数值计算先进技术国际会议,主席(曾任)
荣誉奖励
荣誉
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授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荣誉
被授予“国家“万人计划”第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荣誉
被国务院授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誉
被东北大学授予“东北大学第七届“我最喜爱的老师””荣誉
被授予“辽宁省“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百人层次”荣誉
被东北大学授予“东北大学“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荣誉
被教育部授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荣誉
被授予“辽宁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百人层次”荣誉
被教育部授予“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荣誉
奖励
2012,国际发明家协会联合会科学金奖
2012,第40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
2011,中国专利年会校园发明与创新金奖
2010,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1,日本金属学会年度论文奖
辽宁省自然科学三等奖
第40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