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刘力
,男
,汉族
,任职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教授
,副院长
。
主要研究领域为:群际关系、偏见与歧视、腐败的社会心理学机制、社会表征、社会认同、说服与态度改变、人际信任与机构信任、生活质量、大众传媒与公众舆论、亲密关系、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质性研究方法
主要研究领域为:群际关系、偏见与歧视、腐败的社会心理学机制、社会表征、社会认同、说服与态度改变、人际信任与机构信任、生活质量、大众传媒与公众舆论、亲密关系、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质性研究方法
学术成果
论文
2018年,典型性对群际偏差的影响:以城市居民与农民工的群际关系为例,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年01期,页码:127-131
2017年,贪婪对腐败意向的影响:感知到的描述性的调节作用,ZGXG201711001,2017年
2017年,互联网数据中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变迁,心理科学进展,2017年06期,页码:147-159
2017年,儿童的心理本质论:发展特点、测量与展望,心理研究,2017年03期,页码:4-8
2016年,来华留学生中国人刻板印象研究,青年研究,2016年05期,页码:89-97+100
2016年,名字与性别的人际吸引机制:性别角色评价的中介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年第4期期,页码:24-29
教育背景
-----1987,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硕士研究生,硕士学位
-----1983,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大学本科,学士学位
-----2003,英国伦敦大学,伦敦经济与政治学院社会心理学系,博士研究生,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4-----,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现任)
2003-----,法国人文社会科学院“国际高级研究项目”,研究员
《社会心理研究》,编委
《心理科学》,特约审稿人
《心理科学进展》,特约审稿人
《心理学报》,特约审稿人
《质性研究:反思与评论》(集刊),编委
《中国社会科学》,特约审稿人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集刊),编委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学委员会,主任
荣誉奖励
荣誉
被授予“北京师范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创新研究群体学科带头人”荣誉
被授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荣誉
奖励
2008,北京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教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