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雷雳 ,汉族 ,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教授 ,博士生导师、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互联网与青少年发展
学术成果
论文
2019年,快乐的童年亲子记忆有利于终身健康,基础教育参考,2019年23期,页码:18
2019年,警惕父母对孩子的心理控制,基础教育参考,2019年21期,页码:13
2019年,家长要引导孩子积极解读压力,基础教育参考,2019年19期,页码:17
2019年,家长要引导孩子积极解读压力,基础教育参考,2019年19期,页码:17
2019年,基于事实的支持性互动更利于孩子发展,基础教育参考,2019年17期,页码:15
2019年,基于事实的支持性互动更利于孩子发展,基础教育参考,2019年17期,页码:15
2019年,害羞的儿童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发展不同,基础教育参考,2019年15期,页码:13
2019年,家庭收入与高中生幸福感:社会支持与性别因素的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019年第35卷卷第4期期,页码:96-103
2019年,如何帮助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恋,基础教育参考,2019年第13期期,页码:14
著作
2016年,阿内特青少年心理学 第5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年,儿童青少年心理学丛书 中学生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教育背景
北京师范大学,大学本科,学士学位
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硕士学位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博士学位
2002.08--2003.02,香港中文大学,著录博士后,著录博士学位,博士后经历
2001.02--2001.07,香港中文大学,境外访学经历,访学
工作经历
2007.04-----,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心理学系,博士生导师;教授(现任)
1992.07--2007.04,首都师范大学,主持心理学专业建设;心理学系课程建设(曾任)
中国心理学会,理事(现任)
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分会;学校心理学分会,副主任;理事(现任)
北京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现任)
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现任)
《心理发展与教育》杂志,编委(现任)
《心理科学进展》,编委(现任)
荣誉奖励
荣誉
被授予“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荣誉
被授予“首都师范大学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荣誉
奖励
2010,朱智贤心理学奖
2006,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05,首都师范大学2004-2005学年优秀主讲教师
2004,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04,首都师范大学2003-2004学年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2003,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度研究生优秀导师
北京市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
中国图书奖
国家图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