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梅毒治疗对新生儿血清学检测结果的影响
张晓辉 郭利芳 白晓霞 罗艳 陈丹青 邱丽倩 · 2016
收藏
阅读量:40
期刊名称: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6 年 34 卷 2 期
发表日期:
2016
摘要:
目的了解妊娠期梅毒治疗对新生儿血清学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梅毒孕产妇及分娩新生儿信息,比较妊娠期梅毒治疗对新生儿期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检测结果的影响。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妊娠期梅毒治疗对新生儿血清学阳性率、先天梅毒和新生儿死亡的影响,采用等级资料秩和检验分析妊娠期梅毒治疗对新生儿非梅毒螺旋体抗原效价分布的影响。结果共发现梅毒感染孕产妇3901例,分娩新生儿3953名,接受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检测新生儿3262名,其中快速血浆反应(RPR)检测2226名、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1036名。母亲接受治疗组新生儿血清RPR阳性率明显低于未接受治疗组(45.02%比55.04%,y。一12.88P〈0.01)。孕产妇是否治疗(Z=-2.45,P=0.01;Z=-2.65,P=0.01)、不同疗程(χ^2=2.33,P=0.02;Z=-2.60,P=0.01)、不同治疗时机(Z=-2.50,P=0.01;Z=-3.17,P〈0.01),新生儿RPR和TRUST效价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诊断先天梅毒57例,其中产妇未治疗组新生儿先天梅毒发生率为3.50%(27/772),高于治疗组的0.96%(30/3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72,P〈0.01)。新生儿死亡42例,产妇未治疗组新生儿死亡率为2.59%(20/772),高于治疗组的0.70%(22/3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72,P〈0.01)。结论妊娠期梅毒治疗能较好地控制新生儿RPR和TRUST检测效价,并能改善新生儿结局。
相关专家
相关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