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入驻
会员登录
首页
专家库
成果简介
采编系统
官方活动
综合
综合
专家
记者
成果
新闻
观点
活动
检索
第一学习
智库首页
>
智库成果
>
期刊论文
“民意”的推涌——包龙图文学形象的生成
朱万曙
· 2017
分享
收藏
阅读量:44
包龙图
“民意”
俗文学
期刊名称:
学术界 2017 年 11 期
摘要:
包龙图——包公题材的文学创作历久而独特,其原因在于"民意"的推涌。历史人物包拯的思想性格为其成为文学形象和故事"箭垛"提供了"民意"基础,元代戏曲中的包公形象是对"民意"的承载,明代包公题材作品更为丰富,也更加弘扬了"民意",清代的包公题材的作品承续了前代创作的"民意"。包龙图题材多为俗文学所书写,其作者也多是下层文人或民间艺人,其以"民意"为推涌力的历久不衰的创作和传播现象,体现了俗文学创作中"民意"的潜在推涌作用。
相关专家
相关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