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77年Gruentzig教授[1]完成世界首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标志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从此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四十多年来,从X线血管造影到腔内影像学,从结构评估到功能测定,新理念、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显著改善了患者预后[2]。然而不断更新的技术和设备也给介入医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介入医师要具备的不仅仅是娴熟的操作技巧,更是高水平的诊疗决策能力。正确的决策往往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所有信息,而不断更新扩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