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国际上侏罗/白垩系界线是显生宙所有系级界线中存在问题最多的一个。西藏南部出露有良好的侏罗一白垩纪地层,在喜马拉雅地层区的康马一隆子地层分区具有确定海相侏罗/白至系界线的前景。本次工作首次测制贡嘎东拉剖面,野外采集了大量的样品,开展了海相侏罗/白垩系的界线研究。东拉剖面的地层自下而上可分为维美组、桑秀组和甲不拉组。桑秀组为发育于甲不拉组之下的一套含大量火山岩层的火山-沉积地层。整体上,东拉剖面下部主要为灰色的中—厚层的石英砂岩夹厚薄不等的灰色钙质粉砂岩和细砂岩,中部为灰黄色中砂岩夹薄层的灰色钙质泥岩和灰黄色钙质粉砂岩,上部为灰色-灰绿色的钙质粉砂岩夹少量的砂砾岩或细砂岩的透镜体,发育少量的箭石等化石,顶部为灰色—黄色的粉砂岩与细砂岩,夹有两层灰绿色安山岩。本次工作从东拉剖面采集了用来进行钙质超微化石生物地层学研究的化石样品56个,同时在桑秀组中采集了5个火山岩样品以进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首次在东拉剖面桑秀组发现大量保存良好的钙质超微化石,它们产自该剖面桑秀组顶部的层65的粉砂岩中,但化石的分异度较低,经鉴定共4属9种,该化石组合与特提斯海区Hardenbol etal.(1998)划分的钙质超微化石分带NK-3带相当,属早白垩世Valanginian期。维美组仅在层23的钙质粉砂岩中发现了Watznaueria barnesae,化石的丰度较低。通过对位于桑秀组顶部粉砂岩之下的层64安山岩样品进行SHRIMP锆石U-Pb测年研究,火山岩年龄为138Ma,属于早白垩世Valanginian早期,推断其上的层65粉砂岩的时代应晚于早白垩世Valanginian早期,并根据其下面的沉积地层厚度推断该剖面侏罗纪—白垩纪界线可能位于桑秀组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