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荧光素酶报告体系的Cas9基因切割活性定量检测研究
王丹 马德君 董丽丽 席真 · 2016
收藏
阅读量:104
会议名称:
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第二十八分会:化学生物学
会议时间:
2016-07-01 00:00:01
会议地点:
中国辽宁大连
摘要:
CRISPR/Cas9系统是近年来迅猛发展的新型基因编辑修饰技术。该技术以sg RNA作为引导链,对CRISPR/Cas9系统的靶向特异性、切割活性与生物安全性的优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1])。因此,很有必要发展一类更简便、更快速、更灵敏筛选出高效特异sg RNA序列的检测方法,这将极大缩短前期sg RNA活性评估周期。我们构建以萤火虫荧光素酶为靶标,海肾荧光素酶为内参的双荧光酶报告体系,通过萤火虫荧光与海肾荧光的比值能直观、快捷的对CRISPR/cas9系统的基因切割效率进行定量评估~([2])。结果表明,cas9质粒转染质量为400 ng,孵育48h后,PX458-firefly-sg12表现60%的切割活性,PX458-firefly-sg30、PX458-sod-sg34分别表现出42.3%、44.2%的切割活性。同时,双sg RNA表达质粒的引入,能更加显著提高基因的切割效率。因此,将这一体系发展为基因切割定量检测系统,具有较高的可行性,能方便于后续的高通量、多平行性的内源性基因sg RNA文库筛选与活性评估。
相关专家
相关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