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例中国髓鞘低下性脑白质营养不良患者临床及遗传学分析
冀浩然
张全利
吴晔
李东晓
牛争平
杨艳玲
熊晖
包新华
杨志仙
张月华
顾强
方方
孟岩
秦炯
施惠平
吴希如
肖江喜
姜玉武
王静敏
· 2016
会议名称:
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医师分会第一届全国学术会议暨2016年浙江省医学遗传学年会
会议时间:
2016-11-05 00:00:01
摘要:
目的分析中国髓鞘低下性脑白质营养不良(Hypomyelinating Leukodystrophy,HLD)患者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方法收集患儿及家系详细临床资料。采用白质脑病基因靶向捕获高通量测序技术、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技术(MLPA)、Sanger测序等进行遗传分析。结果 123例患者符合HLD临床诊断,包括95例佩梅病(PMD),12例佩梅样病(PMLD),5例GM1神经节苷脂沉积病,3例GM2神经节苷脂沉积病,伴有基底节及小脑萎缩的髓鞘发育不良(HABC),Sjogren-Larsson综合征,毛发低硫性营养不良症,痉挛性截瘫35型(SPG35),枫糖尿病,神经元蜡样脂褐质沉积病(NCL),染色体18q缺失综合征。123例患者中遗传诊断113例(113/123,91.27%),突变基因包括PLP1、GJC2、GLB1、HEXA、TUBB4A、ALDH3A2、POLR3A、FA2H、ERCC2及BCKDHB,发现未报道突变23例。结论结论本研究首次在中国患者中进行大样本量髓鞘低下性脑白质营养不良临床及遗传学研究,扩大了该病的临床表现及遗传突变谱,为患者家庭提供了准确的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