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中医辨证施治体系构建、评价及应用
徐立然 郭会军 李发枝 王健 杨小平 蒋士卿 侯江红 王宝亮 张怀亮 谢世平 刘翠娥 谭行华 杨毅 邓鑫 马建萍 王莉 冀爱英 屈冰 关明智 党中勤 张明利 何英
收藏
阅读量:15
完成单位:
河南中医学院
摘要:
本项目为国家“十一五” 科技重大专项,属于中医学-艾滋病综合防治应用领域。 1 研究内容 项目技术依托 :我们承担国家“十五”、“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项目(2004BA719A13-07、2008ZX10005-002、2008ZX10005-003、2008ZX10005-017-03、2013ZX10005001)和年国家973计划项目“中医病因病机的理论继承与创新研究”(2006CB504800),在应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增效、减毒作用,以及让部分惧怕、或因HAART疗法严重不良反应失去现代医学治疗机会、或尚未达到HAART治疗时机的患者得以辨证施治为目的,进行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特色研究和探索。 项目目标:采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艾滋病,以期达到:① 降低HIV非相关的疾病、相关的发病率和病死率;② 改善患者症状体征,提高生活质量,对部分失去化学药物治疗患者进行中医药关爱救助;③ 探索中医药降低病毒载量、重建或维持免疫功能的作用。研究思路 :① 参照西医对艾滋病诊断、疗效判定标准,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进行前期临床研究,产生初步的认识;② 开展文献资料的统计,分析寻求国内医家的诊疗方法和认识;③ 扩大临床样本,进一步验证、完善和提炼科研的成果。让我们的认识来自科学实践,在临床中不断验证、丰富和升华,直至推广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去。让我们的科研成果经得住检验,并取得切实的效果。 技术路线和方案: 选择公认、科学的观察指标、恰当的统计方法,制定临床试验方案→开展试验观察→艾滋病病因、病机探讨→患者证候规律探讨→最主要证型的中医药治疗→常见兼并证(机会性感染)的中医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增效、减毒作用观察. 2推广应用及效益情况 通过文献整理研究、临床研究等综合方法,我们提出新观点、新立论、新理论,构成如下较为完善、系统的艾滋病中医基础理论体系、艾滋病常见病症辨证施治技术指导原则、艾滋病中医证候规律研究及体系建立以及艾滋病临床疗效评价体系为指导艾滋病临床的辨证施治、疗效评价以及新药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研制的《艾滋病常见病症辨证施治技术指导原则》通过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发布并在北京、云南、广州、湖北、广西、新疆6省/自治区的12家三级甲等医院推广应用,提高了我国艾滋病的中医诊疗水平。本成果的广泛应用,有力的推进了艾滋病中医诊疗规范,提高了诊疗水平,促进了学术进步,获得了显著地社会效益和简介经济效益。
相关专家
相关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