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寿鹏:中国软件缺乏高端人才
2019-05-11 00:00
字体大小 A- A+
收藏

计世网4日消息 (陈楚)在昨日北京召开的工业设计高峰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局长邓寿鹏在接受计世网专访时表示,中国软件人才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够的问题,这也是制约中国软件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工业软件方面,需要培养更多对专业知识以及软件知识都精通的复合型人才。

邓寿鹏认为我国在传统行业,尤其是电力以及化工等行业软件的开发以及应用已经比较成熟,而且国产化程度非常高,虽然目前对核心技术的掌握并不够,但中的软的应用软件已经开始了有规模的研发和生产。此外18号文件所确定的对软件企业的扶持,也势必会促进中国软件企业的普遍开花。虽然目前中国的软件业,尤其是工业软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人才的稀缺依然是整个软件行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邓寿鹏表示,目前大部分学校都有了计算机软件专业,并培养出了大批量的工程师,但对行业有专业知识,同时精通软件的架构师非常稀缺。针对目前中国软件拥有底层工程师,但没有太多创新的现实情况,邓寿鹏认为这与国内的教育机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是因为创新不够导致国内许多软件公司提供的服务以及产品同质化严重,而且这一问题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存在。

就目前全球经济衰退导致印度外包软件受到重创,中国是否能够通过这个契机正式走向世界,邓寿鹏认为印度软件人员具有的数学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是他们的普遍优势,但由于国内市场需求较小,印度软件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较大。虽然中国进入国际市场时间较晚,但随着对外认识的加深和庞大的软件后备队伍,我们与印度相比有着更大的发挥空间,从长远来看,中国软件超越印度并不存在问题。此外,一直以来困扰中国软件业发展的盗版问题邓寿鹏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这一现象在工业软件尤其是大型工业软件领域并不多,由于工业软件在企业当中的特殊地位和应用,尤其是在一些与国计民生相关的行业当中,购买正版软件的成本与因盗版所造成的损失相比微不足道。

对于软件行业的发展,邓寿鹏表现出极大的乐观,他告诉计世网说08年软件产业完成收入7572.9亿,同比增长29.8%。出口14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9%。金融危机中,我国软件产业表现优异。根据预测,大概明年我国软件产业的增长还是可以达到22%到25%,这个势头不会衰减。此外,邓寿鹏也表示软件产品和服务应该跟进技术发展,虚拟化、云计算、超级计算的快速发展与应用,软件服务的重心正由面向终端转向面向网络。第二,经济信息化进程跨入了行业领域普遍应用,软件的服务形式采取SaaS模式比较适当。第三农村信息化已有率先实现三网融合的苗头,因此开发适应城乡一体化的综合信息服务软件是机会。

而就目前市场当中火热的SaaS概念,邓寿鹏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SaaS模式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但由于目前社会普遍缺乏诚信,企业主对SaaS平台服务商的信任度依然不高,SaaS的技术障碍比较小,管理的障碍、保密的障碍可能是中小企业比较有顾虑的方面。

相关专家
相关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