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当今的中国城市界,“单打独斗”“关起门来过日子”的发展思路正逐渐被抛弃,通过建立城市群“抱团作战”已成为高效又流行的发展模式。
不过,城市群也分大小,既有长三角这种涵盖26城、经济规模占全国近四分之一的“大群”,也有体量和层级较低,以一座大城市为中心,包含几座二三线城市的“小群”。不管大小,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始终是区域一体化。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注意到,近几年,稳居苏南板块、但也是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中距离上海最远、经济体量最小的常州,一直在思考结交“新盟友”的可能。
目前,常州貌似已经选中了长江对岸的泰州作为自己的“盟友”。在今年的江苏省人代会上,常州代表团的10位代表联合泰州代表团的15位代表共同提出议案,建议加快常泰融合,实现“中轴崛起”。
代表们认为,目前长三角地区已形成以上海为龙头,沪宁、沪杭、宁杭经济带为三条边的核心发展区,但在这个三角核心区内,缺少一条中轴线支撑,而从地理位置看,泰州、常州、湖州、杭州,正处于这一核心区中轴线上。
“中轴崛起”成关键
众所周知,长三角城市群是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以占全国不到1/26的面积和约1/6的常住人口,创造了全国约1/4的经济总量和工业增加值。
在长三角城市群中,上海是当仁不让的首位城市,但长三角城市群不可能只围绕上海单核打造。因为一个理想的城市群应该具有合理的城市层级体系,不然就会造成地区经济生态的严重畸形,这也不是长三角城市群概念提出的愿望。 因此,在上海大都市圈之外,南京、杭州、宁波、合肥等城市也纷纷“拉群”,并正在打造诸如扬子江城市群、南京都市圈、杭州湾都市圈、合肥都市圈等“小群”。
其中,集结了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南通、泰州、扬州8个长江沿岸城市的扬子江城市群,2018年的经济总量已超过7万亿元,几乎占到了整个江苏的七成,可以说是江苏的“家底”所在,也是长三角城市群中最有竞争力的区域之一。
更重要的是,这支“梦之队”城市群同属江苏省,群内城市的协同发展完全可以在省内范围进行协调,能够大幅降低行政协调成本。如果发展得好,不仅能成为江苏发展的“发动机”,还能大大拓展长三角城市群的辐射能力。
那么,从哪里下手来增强“梦之队”的辐射能力呢?答案是寻找薄弱点。
扬子江城市群存在很明显的“两头胖、中间瘦”特点,靠东的苏州、南通、无锡占据了扬子江城市群前三席中的两席,离“龙头老大”上海很近,已经融入了上海主导的“1+7”大都市圈;而靠西的“领头羊”南京带着扬州、镇江建立了南京都市圈,只有“苏南之中”的常州和“苏中之中”的泰州,两头不靠,GDP排名相对靠后。
因为正像前述常州、台州代表提出的那样,在长三地区的核心区,缺少一条中轴线支撑,而泰州、常州、湖州,和杭州连成一线,正处于核心区中轴线上,很多人把这种现象称为“中部塌陷”。
前几年,江苏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谋划建立锡常泰城市群,但由于种种原因制约,中轴城市之间的联动发展并不理想。所以,目前“隔江相望”的常州与泰州两城的崛起就变得越来越迫切,也成了提升扬子江城市群发展水平的关键。
“明星城市”的短板
位于长江南岸的常州,历史悠久,人才辈出,自古以来就是诗书礼仪之乡、钟灵毓秀之地。上世纪80年代,又以“苏南模式”闻名全国,那时很多省份都把常州的乡镇企业当成学习的榜样,“中小城市学常州”的口号响遍全国。
但这种自下而上的经济增长模式疲态很快显露。到了90年代,内生、自发和面向国内市场的“苏南模式”,很快被利用外资和吸收内地劳动力发展制造业,并链入全球市场的新模式所取代。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后,常州最后还是决定踏踏实实地做好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在缺乏高端科研院所的条件下,常州充分利用了江苏省内生产资料成本低、基础设施和科研能力较好的优势,趟出了一条“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之路,推动了民营经济转型升级,打通了产业发展的“任督二脉”。
这其中,常州的装备制造业作为压舱石,一直表现抢眼。2005年,常州装备制造业占当地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就达到34%;2017年,这一比重超过40%。轨道交通装备、电网装备、农机和工程机械、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太阳能光伏和基础装备等,也成为区域标志性产业。常州,一度生产了全国25%的机器人、12%的变压器、45%的轨道交通牵引传动系统。
当然,与苏州、无锡等兄弟城市相比,常州的发展短板也很明显,比如制造业结构偏重,以民企担纲,普遍处于产业链、价值链的中低端;缺少整合资源能力强的上市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集聚还不够明显等。
于是,常州提出围绕智能制造名城,打造专业特色和专业增长极,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城市间的协调发展,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高效配置。
要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要在东西轴上继续保持与上海、南京同城化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则是要突破南北发展“瓶颈”,南向是皖南、浙北,而北向,就是江对岸的泰州。
泰州最好的选择
长江北岸的泰州市,自古便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之称,也是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
但是,这座江苏最年轻的地级市,却因没有港口、铁路、跨江大桥和机场,形同孤岛,遇到发展瓶颈。著名学者费孝通曾把泰州比喻为一个“核”,只有骨,没有肉。和一江之隔的苏南地区相比,泰州存在差距。
作为一个“新兴城市”,经济发展能依赖的也只能是产业,泰州刚建市时有一定的家电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泰州的空调等家电产业就赶上了上世纪90年代结婚“三大件”空调、音响、录像机的旺盛需求。当时,泰州生产的春兰空调在那时候就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辉煌时期一度还成为了空调的代名词。
此外,泰州还积极承南启北,承接了来自上海和整个苏南地区的产业转移,在更高层次上形成产业集聚的优势。目前,泰州已经形成了三大主导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机电(船舶)产业以及新能源产业。
其中,泰州中国医药城近几年生物制品申报数量能占到整个江苏的6成左右,也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医药高新区,被列入国家创新体系,这应该是泰州在长三角最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产业。
泰州如果要“南下”,进一步缩小与上海、苏南等经济更发达地区的距离,对岸同样制造业强大的常州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常泰联盟还不够
目前,常州大学已经在泰州创设了怀德学院,扬子江药业等企业已经自发进行跨江布局,两城当前对中轴的重视也越来越清晰。可以看出,无论泰州还是常州,都把对方作为自己的“盟友”,
更为重要的是,当前常泰联合也面临着很不错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从区域发展格局上来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加快重构,常州、泰州所在的“中轴”的崛起,无论对扬子江城市群,还是对长三角来说都至关重要。
苏北的徐州、宿迁、连云港、淮安、盐城五市构成一个经济圈,而南京由于区位原因,辐射能力有限,所以为了减少苏北5市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差距,需要有一个“副增压中心”,而从区位来看,常泰一体化区域是个很不错的选择,能把上海的辐射效应向苏北传递。
其次,从基础设施来看,南沿江高铁、常泰过江通道已经正式开工,北沿江高铁、盐泰锡常宜铁路也将于“十三五”期间开工,常泰两市城际快速通勤网络正在逐步完善,长江天堑对经济的阻断影响正在消除,常泰两城更容易“牵手”。
再次,从发展基础与潜力上来看,常泰两市都有较好的实体经济基础,开发强度相对不高,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新材料等特色产业各有所长,长三角对周边城市的带动影响主要是随产业结构转型的产业转移,苏州、无锡靠上海太近,且制造业基础相对薄弱,而具有优势制造业的常州、泰州就成为合适的传递辐射支点,能够被作为先进制造业基地。
所以,常泰融合发展完全能作为实现扬子江中轴崛起的关键抓手,以此来进行进一步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扬子江城市群只有一个常泰联合是远远不够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是扬子江城市群虽然高手云集,但与世界级的大都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以总部经济为例,上海聚集了213家主板上市企业的总部,而整个扬子江城市群里企业总部数只有94家,尚不到上海的一半。
二是群内的城市整体产业创新能力还有所欠缺。江苏制造业走在全国前列,但是南京、苏州两市一年获得的专利申请授权不到600项,而上海高达2200项,其创新经济还有待更上一层楼。
三是扬子江城市群的发展需要更好的协调。扬子江城市群的每一个城市都有各自的优势与特色,“家底”也都比较厚,这本来是江苏城市发展的优势,然而,如果没有很好的协调,单体城市自身的优越感与自豪感,很容易导致“谁也不服谁”,从而陷入到各自为战的境地。
希望江苏能够立足自身,以常泰联合为切入点,充分运用各种政策工具,聚焦、聚力这一新战略,把扬子江城市群做强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