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ra 掀起了什么风
民生银行信息科技部 王连诚 2019-07-04
字体大小 A- A+
收藏
对于中国的金融和互联网行业而言,Libra应该能让我们居安思危。

6月18日,Facebook发起的Libra联盟发布Libra项目白皮书, 就像一场龙卷风一样快速席卷了媒体、专家乃至金融人士的朋友圈。

“Libra 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Libra白皮书一开始就给出了定义,简单直白。

我们仔细翻阅了Libra白皮书,对于Libra的总结如下,它是一个联盟链项目、一种新型的稳定加密数字货币、一个开源区块链项目,以及一个金融基础设施。

Facebook为什么要推出Libra项目,有人说是资本的推动,Facebook需要新的增长点,也有人说扎克伯格是有情怀有梦想的,甚至还有人说扎克伯克要建立货币王国。这里实在没必要去猜测Facebook及其一众小弟推出Libra的原因。

在金融的市场上,只要有新的需求点,人们一定会想办法创造出新的金融工具,尤其携带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重型武器”的互联网巨头们会不断试探、博弈,给这个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挑战。

在目前阶段,本文仅探讨其对支付清算理念、跨境支付、金融理念的影响。

 

对支付清算理念的影响

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成熟的支付清算体系,一方面支付宝、微信等终端提供了便捷的二维码、NFC支付手段,另一方面网联、银联提供了较为实时便捷的清算机制。因此这里仅仅从支付清算理念角度看待这些变化,也就是账户范式与Token范式的变化。

个人和企业在商业银行开设账户,商业银行在人民银行开设准备金账户,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商业银行账户之间发生交易转账时,就需要跨机构的清算机制了。

“断直连”之前,第三方支付机构需要对接各家银行,各家银行之间可以直接完成清算,带来的主要问题包括支付机构需要重复对接各家银行,监管机构无法获取支付清算信息,不利于金融风险的整体把控。而“断直连”后,第三方支付机构不再与银行直连,而是通过具有合法资质的银联、网联进行中转,实行统一清算,整体上能够有效缓释每个参与方的信用风险,利于防范金融风险,同时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支付机构重复对接的问题。

通过成立具有合法资质的清算枢纽,在一个实体单元完成信息聚合,解决了账户范式下支付和清算分离的问题,但本质上支付和清算还是两步完成,即先支付后清算。与比特币一样,Libra可以在联盟网络中的不同地址随意转移,这种转移等同于银行转账,Libra网络中的地址,天然就是跨机构、跨国界的,因此不需要事后清算。网络中某个地址对应的Libra数量,就类似于银行账户中的金额,而Libra白皮书中承诺的稳定属性,使得Libra具备货币的支付功能。在这种Token范式下,支付即清算不再依赖清算枢纽,也给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

 

对跨境支付的影响

提到跨境支付,就不能不提SWIFT,即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目前全球大多数国家大多数银行已使用SWIFT报文系统,包括国内的大多数商业银行。

SWIFT作为银行间报文交换枢纽,提供了安全、可靠、快捷、标准化、自动化的通讯机制。SWIFT能够很好地处理与各国监管关系,并且也逐步采用了包括区块链在内的新技术,赋能现有的流程框架。

据预测,到2020年全球跨境支付市场规模将达到2万亿美元,面对这一庞大规模的市场,不断有新闯入者来争夺。区块链技术的开放、透明、可验证等优势天然与跨境支付场景吻合。

Libra自诞生那一刻起,就充分结合了联盟链和Token的两种优势,既通过多行业知名公司组建联盟形成较为可信的信用背书能力,又通过质押资产解决了Token波动问题。更为重要的是,Facebook拥有23亿用户,也解决了用户来源的问题。Libra白皮书也明确提到,未来将推出钱包服务,既可以独立运行,也可以SDK形式嵌入Facebook等成员的服务中去,可以想象得到,未来在Facebook发消息就可以实现跨境汇报,不再需要先去银行开通账户。

至于如何克服监管问题,Libra一开始就定位那些金融设施比较薄弱的国家,正如美团王兴所评价的,“Facebook推Libra的策略很清晰,柿子捡软的捏”,先把全球约200个国家中的弱国的货币系统逐步替代掉,碰到极少数强国时当然是该低头就低头,该合谋就合谋。

 

对金融理念的影响

近些年来,金融机构对数据越来越重视,各个金融机构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相同的数据训练、建模,除了防范风险,期望能更接近用户的需求,吸引用户购买更多的理财、投资、存款等。当单一机构数据模型不理想时,他们理所当然地与互联网巨头合作,期望构建更好的用户信用体系。但是建立在用户过去时的行为数据是否真的可以预测明日的用户行为,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Facebook推出Libra项目,一开始就抛弃了通过获取用户隐私数据的理念,其白皮书也明确提到,“开发和推广一种开放性身份标准。我们认为,分散而便携的数字身份是实现金融普惠和竞争的先决条件”,可以理解Libra期望建立一套开放而实时的信用体系,而这种数字信用并不是建立在大量获取用户隐私基础上。

供应链金融是未来金融行业新的增长点,金融同行们纷纷与各大优质的核心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但是供应链金融行业始终存在过度依赖核心企业、信用无法多级穿透、真实贸易背景审核程序繁琐等问题,Libra中的稳定Token质押模型,多机构有效衔接的区块链架构,能否对未来的供应链金融带来一些启发。

或许,对于中国的金融和互联网行业而言,Libra应该能让我们居安思危。

相关专家
相关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