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亥年,夏至,比天气更热的是国内首家在美上市的财富管理公司——诺亚财富,因再次“踩雷”,近期身处水深火热之中。
诺亚财富公告显示,旗下的上海歌斐资产管理公司(下称“歌斐资产”)的信贷基金为承兴国际控股相关第三方公司提供供应链融资,总金额为34亿元人民币。而承兴国际控股的实际控制人近期因涉嫌欺诈活动被警方刑事拘留。
消息传出,市场反应强烈,诺亚财富股价也随之暴跌。
上述事件并非偶然。作为中国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三度夺得《亚洲私人银行》“最佳财富管理机构”、号称服务27万高净值人群的诺亚财富,近年来却频频“踩雷”,屡屡曝出风险事件,数次遭到监管通报。这不得不让业界质疑其对基础资产质量的筛选是否存在问题,风控能力是否有待加强,投资能力是否专业。
诺亚财富在给《财经国家周刊》的采访回复中,并未正面回答后续如何加强风控管控,仅表示,针对承兴国际事件,公司已经组成特别应急和处理小组,采取所有必要措施,全力配合司法机构调查取证,尽最大努力追讨基金合同中赋予投资人的权益。
又踩了雷?
7月8日盘前,诺亚财富一纸公告揭示旗下歌斐资产“踩雷”承兴国际控股。当日美股开盘后,诺亚财富股价应声暴跌,跌幅逾20%,收盘价为35.6美元,市值缩水约5.5亿美元。
次日,事件仍持续发酵,市场反应强烈。7月9日周二,诺亚财富股价开盘再度大跌近5%,此后更是跌跌撞撞。截至7月12日周五,收盘价仅为32.01美元。
此次踩雷产品,是歌斐资产管理的创世核心企业系列私募基金。中国基金业协会官网信息显示,诺亚财富在2017年和2018年共发行了34期创世核心企业系列私募基金。
诺亚财富在给媒体回复中表示,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歌斐管理基金总额为1711亿元,承兴项目涉及34亿元,占总体存续资金比例1.98%;歌斐资产管理的产品数量共计800余只,承兴项目涉及8只产品,占总产品数量1%。公司产品整体经营现状是健康的。
“对公司整体资产影响或许不大,但是对投资者而言,多年积蓄和血汗钱可能一朝化为乌有。”一位私募基金人士说。
目前,随着基金信息的披露,交易各方各执一词,事件走向悬疑。前述私募基金人士表示,虽然事件涉嫌金融诈骗,责任尚不明晰,但是“踩雷”对第三方财富管理的公信力是强烈的打击。在投资过程中,是否做到勤勉尽责,对客户真正负责?这值得质疑。
“前科”不少
“承兴国际”事件再度指向了诺亚财富及歌斐资产的风控能力,这并非其首次“踩雷”。
2014年,万家共赢资产管理公司发行、诺亚支持募集的景泰基金,产品投向为受让中行云南分行已经通过贷款审批、但尚未发放的一手个人房屋按揭贷款受益权,但资金被基金管理人景泰管理公司蓄意诈骗挪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做出终审判决:此案两名被告因合同诈骗罪,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十年有期徒刑。
2016年11月,诺亚财富承销的酒店私募股权资金悦榕基金被曝“烂尾”。有投资人称,募资宣传中诺亚承诺“3.4倍回报、4年半收回本金、6年后上市”的收益目标。6年后该项目并未上市。
2017年3月,同样是歌斐资产,其销售的两只基金募集5亿元,“踩雷”辉山乳业,兑付逾期。部分投资人调查发现,诺亚财富在筛选投资标的时存在违规情形,据此进行维权。此次事件中,由于没有履行“诚实信用义务”及“审慎勤勉义务”,歌斐资产被江苏证监局出具警示函,责令整改。
就在“踩雷”辉山乳业的四个月后,诺亚财富又陷入了乐视危局。有媒体估算,诺亚财富在乐视移动项目中涉及金额保守估计为23亿元,实际可能还高于30亿元。
频频踩雷也引起监管的警示。除前述江苏证监局警示外,2018年11月,安徽证监局网站对芜湖歌斐资产存在信息披露不规范,防范利益冲突机制不完善的情况,决定采取监管谈话的行政监管措施。
此外,2018年5月,据香港证监会披露,香港证监会对诺亚财富的子公司诺亚控股香港的业务活动进行视察,发现其存在风险评估不完善、销售及分销投资产品的内部系统和监控缺失等多个不规范行为,遭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谴责并罚款500万港元。
模式之殇
针对此次“承兴国际”事件,诺亚财富创始人汪静波在近日发出的内部信指出:“从宏观的角度来说,经济走到了周期的尽头,当经济下行,抵押品衰竭,资本品价格不再上涨的时候,爆雷的会越来越多,系统性风险也越来越大。作为有一定规模的资管机构,确实很难百分之百规避风险。从这件事情的发生中,我们看到,管理上还有很多地方都需要提升。”
但是,在本刊记者采访中,众多投资界人士并不认可上述说法,他们认为风控管理固然需要提升,但是“踩雷”的背后更多是诺亚的商业模式。
“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作为一家独立第三方理财顾问公司,诺亚财富本应该代表客户利益,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来匹配适合的产品。但是依赖销售佣金的业务模式,让它更像是卖方的推销员,这就很难做到独立。”前述私募基金人士评价道,在过强的业绩导向下,风控更是个难题。
随着风险事件频发,投资人也不断质疑诺亚为了销售佣金,在事前尽调“走过场”、风控措施缺失、未履行谨慎勤勉义务。
本刊记者在给诺亚的采访函中提问,过度地依赖销售佣金,独立的理财机构是否会变为卖方的推销员?过强的业绩导向是否也会导致踩雷隐患?
诺亚并未正面回复,仍然只是强调它是“独立的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