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出行市场出现重大转折。在经历了多年的迅猛增长后,这一年增速开始放缓。以其中占比最大的网约车市场为例,以往的年均增长都在70%以上,但2018年下降到仅有25%。
资金投入的速度也相应放缓。顶峰时期,有160亿美元投资到了出行市场的各个细分领域,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网约车市场。可2018年投资于网约车的资金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共享单车和共享汽车的投资量也在减少。
毋庸置疑,未来出行市场仍将继续增长。但增速会回落,渐趋理性。
在此背景下,网约车企业如何实现盈利将是重要课题。在出行领域,并不是规模大就能赚钱。为了盈利,企业能做哪些努力?
回归理性的推力
市场增速放缓,一个原因是市场成熟了。
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在一线城市,尤其是上海、北京、广州等,网约车市场的饱和度已经非常高。由此,市场增长幅度就会相对减缓。
另一个引起增长放缓的原因,是顺风车事故。这使得监管收紧,全国200多个城市都出台了更严格的网约车公司运营政策,以保证其服务质量和安全方面的提升。这也是导致市场放缓的直接原因。从2018年重新修订安全标准后,30万名滴滴司机被淘汰。
这两大因素,又导致了对网约车补贴的减少。以前,网约车行业的补贴力度很大。可如今,市场已进入所谓的“后补贴时代”,无论是给乘客还是给司机补贴费用的做法,都受到了政策限制。同时,网约车企业盈利前景的不明确,也让投资人开始意识到,这种长期补贴的做法不可行,会对后续的竞争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在此图景下,预计未来两年出行市场的增长将更为理性,年均增速会回落到15%~20%的区间内。
新增长点出现
尽管增速在放缓,但未来两年,仍会有很多有利因素推动网约车市场实现健康、稳定、持续的增长。
一方面,网约车在二三线城市的迅速发展,会带动一部分市场增长。
另一方面,随着市场逐步走向规范,网约车平台在安全性、服务质量和司机质量等多方面都有所提升。例如,网约车在运营模块中增强了安全性保障,其中包括动态追踪、推行车内录音录像功能等举动。
这与乘客安全意识的提升有关。当然,政府也做了很多工作。2018年,网约车运营相关规范变得更严格、更透明,以往打擦边球的做法行不通了,很多水平不够的“玩家”就慢慢退出了市场。
在规范化过程中,网约车平台也在推出新的优质化、定制化增值服务。这些出行服务覆盖了商务客群、机场旅客以及特殊旅客等。实际上,这是过去一年行业里发生的一个比较大的变化,网约车不再是简单地把人从一地送到另一地的服务。
在整个出行领域,资本也找到了新的增长点。比如,即时配送在过去一年增长了40%。2018年,针对即时配送的投资量是以前的好几倍。在B2B、B2C的发展之外,O2O和新零售概念也产生了很多机会,这为即时配送营造了很大的增长空间。
规模不等于盈利
与Alphabet、Facebook、Amazon等公司的发展路径不同,在网约车市场上,规模增长并不必然带来盈利。
从这些高科技公司的发展轨迹看,前几年在规模不够或商业模式没有真正落地时会有所亏损,但通常在七八年后都会实现盈利,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规模及市场份额的增长。
这种情况在网约车市场并没有出现。无论是滴滴还是Lyft、Uber,它们已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在各自市场中基本处于垄断地位,规模也不算小,但到现在还没有实现盈利。
Lyft目前的收入还不足以覆盖成本。据报道,Lyft乘客一单支付13美元左右,平台的抽成占25%。在现有运营条件下,这不仅不能覆盖成本,每单还会亏损45%左右。
Uber去年有一些盈利,但实现的方法并不是赚了更多钱,而是退出了一些不盈利的市场。
在2018年实施更严格的监管举措后,滴滴盈利的压力更大了。
未来,能给网约车市场盈利带来颠覆性变化的,可能是无人驾驶技术。目前,司机的成本约占网约车企业收入的60%,除去其他固定支出,剩余部分根本无法覆盖成本。而且,相对于人工,在应用无人驾驶技术的情况下,一辆车理论上可以24小时运行,资源的使用率会大幅提升。
因此,在Uber和Lyft上市时,其股价已经包含了未来对无人驾驶的投入及其可能带来的回报。
盈利的四大努力
为了实现盈利,网约车企业能做哪些努力?
首先是优化运营机制。在开源可能性较小的情况下,尽量寻求节流。比如,在研发、运营、后台管理等固定投资部门,以及相应的销售、市场费用方面,未来还有很多可优化的地方。
电动车是另一个有潜力的节流点。如果改用电动车,燃料成本可节约65%左右,即使有25%租赁成本的上升,依然会有12%左右的新增收入。如果网约车平台能把这部分收入都抓在手里,会对扭亏为盈有很大帮助。事实上,无论是滴滴、Uber还是Lyft都已经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结果也很喜人。过去三年,它们的盈利水平都在提升。不过,与真正的盈利还有一定距离。
其次,集中运营也是保证企业盈利的一个重要手段。即每家平台都要清楚自己的“根据地”,并持续做精、做深。集中运营对财报的改善效果立竿见影。
例如,2018年,Uber在卖掉东南亚和俄罗斯的业务后,营收就从一年亏损1.3亿元转变为收入30亿美元。
再次,采取相邻扩张策略。即平台将积累的司机资产和用户资产进行最大化利用,也就是所谓的“全平台”策略。其中,做得最完善的要数东南亚的出行平台Grab,其出行工具覆盖了私家车、巴士、摩托车,甚至还有电动滑板车等,同时还开始提供食品配送服务、快递服务、支付服务等。
这方面,滴滴也在做相关尝试。但最终能做到什么程度,还有赖于整个市场的环境。比如,滴滴如果想介入外卖市场,就是个很费劲的事。
最后则是持续创新。所有的车、乘客、数据都是出行平台的资产,这给平台盈利创造了很大的想象空间。例如,增值服务方面,这些资产能否延续到相应的保险、交通智能和城市规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