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智库研究》刊发文章:人工智能技术高速演进下我国大模型发展的问题和建议
石勇、刘平、李彪、陈星潼、寇纲 · /   2024-10-10
字体大小 A- A+
收藏
8月28日出版的第2期《新华智库研究》,在“观点集萃”栏目中刊发了石勇、刘平、李彪、陈星潼、寇纲的文章《人工智能技术高速演进下我国大模型发展的问题和建议》。目前,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不断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文章结合我国大模型发展面临的四大挑战,对其发展建设提出六点建议。摘要如下:

一、我国大模型发展四方面问题亟待重视

  第一,大模型产业一哄而上现象凸显。自ChatGPT发布以来,头部互联网企业、人工智能企业以及知名理工类大学纷纷入局。我国大模型数量增多,但实际使用效果与利用率不如人意,且发展极化现象严重。

  第二,高质量数据集少且受限。人工智能发展需要海量高质量数据支撑,但中文语料库在互联网的占比低;高质量、多维度、标准化丰富的数据库,特别是新型中文数据集匮乏;部分大模型研发依赖国际开放数据集或海外预训练模型,但美国堵截数据获取将使我国使用国际数据受到进一步限制。

  第三,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算力是大模型发展的基石。我国人工智能芯片大都处于跟跑状态,美国对高端芯片实施禁售;我国基础模型的算法理论创新滞后,部分大模型“套壳”国外开源大模型;美国立法禁止开源大模型出口将进一步针对性打击我国大模型发展。

  第四,存在技术赛跑和地缘政治挑战。各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形成“技术赛跑”的竞争局面;复杂的地缘政治因素为国际合作带来挑战;大模型领域合作涉及军事和国家安全、经济和产业竞争、文化和社会意识形态差异等众多因素,需综合研判,稳妥推进。

  二、推动我国大模型加快发展的建议

  第一,设立中长期的发展目标,建立人工智能专职机构。一是由政府成立专业化人工智能管理机构,统筹相关软硬件行业、成立产业发展基金、明确底层架构建设规划、统筹管理算力中心建设、促进产业融合等。二是由相关机构在明确网络、数据安全的合理边界条件下,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适度超前发展,避免多头管理和相关安全议程泛化。

  第二,夯实科技基础,驱动创新发展。一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从软硬件补足短板;适时启动“人工智能基础层技术战略储备计划”,推动长期资本助力硬科技。二是设立专项中长期资金投资基础科研领域,提高国内模型理论的国际话语权;组建超级企业联合体攻关通用大模型;支持国家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提高大模型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

  第三,优化数据基础,加快构建面向全球的开源社区。一是组织相关机构梳理整合现有高质量数据的需求和存量清单。二是打通海外数据的获取渠道。三是由国内的科研、非营利机构构建面向未来的分布式、智能化,适应我国国情的算力开源社区,整合海外公有云算力资源等。

  第四,发出中国声音,引领国际标准。一是建立技术共享平台,借助开源社区的力量推动国内累积的人工智能技术全球化。二是借助“一带一路”推广AI+本地化的技术输出。三是构建人工智能一体化产业体系标准。

  第五,明确合作原则,求同化异,建立对话合作机制。一是求同化异,寻找共同价值基础,探索人工智能治理模式。二是建立广泛的国际对话机制,发挥多主体间的行业交流对话作用,推动国际合作,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第六,做好舆论引导,提升数字素养。一是筛选人工智能前沿领域专家,组建行业委员会,分析行业前沿技术发展,传播数字领域发展创新。二是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组织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和活动等。(原文作者石勇系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发展中国家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刘平系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博士生;李彪系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大数据研究院副教授;陈星潼系西南财经大学科研处(学术期刊中心)编辑;寇纲系湘江实验室副主任、西南财经大学大数据研究院院长)


灏侀潰绗簩鏈?.jpg

《新华智库研究》是新华社第一本聚焦智库领域的学术类刊物,由新华社党组领导、新华社智库学术委员会指导、瞭望周刊社主办的智库类学术期刊,致力于展示国内外优秀智库研究成果,刊发探索智库建设规律的学术文章,打造中外智库合作交流平台。

投稿邮箱:xhzkyj@163.com

订阅热线:010-63151858

相关专家
相关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