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智库研究》刊发文章: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老龄化及其应对
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副教授郝彩虹 · 通讯作者刘雷系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   2024-11-20
字体大小 A- A+
收藏
11月11日出版的第3期《新华智库研究》,在“观点集萃”栏目中刊发了郝彩虹、刘雷的文章《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老龄化及其应对》。文章提出,人口老龄化是世界现代化的客观结果,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体现。厘清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老龄化的基本规律,总结国际社会应对老龄化的经验,对我国应对老龄化挑战具有重要意义。摘要如下:

一、国际情况:老龄化是现代化的客观结果

人作为现代化的行为主体,既是现代化的推动者和建设者,也是现代化的受益者。人口是影响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要素,人口的素质和构成是影响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同时,国家的现代化水平也会对人口素质和构成产生决定性影响。国际上,自20世纪60年代起,欧美发达国家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部分已发展到中、重度老龄化阶段。高收入、长寿命、高老龄比成为高水平现代化的突出特征。

二、中国现状:老龄化是历史成就也是现实挑战

《中国现代化报告2021》对世界和中国现代化进行定量评价。研究发现,中国于2018年成功实现第一次现代化,向第二次现代化迈进的同时,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根据民政部数据,截至2023年末,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老龄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伴生物,是国家历史成就的具体反映。然而,老龄化也带来了挑战,其规模大、速度快、超阶段发展等特征,是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

三、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老龄化问题应对

联合国《第二届世界老龄化大会报告》指出,老龄化对经济、社会、政治、生态、文化等多方面产生影响。国际社会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已形成系列理论、政策和发展战略。尽管存在国别、时代差异,但仍有许多共性经验。

(一)不断更新应对老龄化问题的理念

国际社会应对老龄化问题的理念从消极转向积极,形成“健康+参与+保障”的积极老龄化理念,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基本框架。

(二)前瞻谋划老龄化战略布局

发达国家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看待老龄化,通过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对老龄化问题提供规划保障和科学指引。

(三)始终重视涉老制度保障体系构建

相关国家秉持“立法先行”,构建涉老保障体系。通过出台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明确各方责任,涵盖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长期照护等多方面制度,还重视促进生育、鼓励优质移民等人口老龄化干预制度建设。

(四)推动老龄产业和老龄化协同发展

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银发经济市场规模不断扩容,发达国家持续扩大高质量适老产品和服务供给,在不断满足老年群体多样化、多层次需求的同时,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四、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建议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人口老龄化有独特的基本国情。建议结合国际有益经验,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有效利用智能化时代的科技红利,以独特路径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现实挑战。

(一)弘扬优良传统构建多元参与保障格局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利用人工智能发展契机,从权利角度看待老年人权益,营造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文化氛围,形成老年人、家庭、政府以及社会共同参与应对老龄化问题的整体性多元参与保障格局。

(二)系统推进老年友好型环境建设

老年友好型环境包括空间和社会建设,旨在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指标。建议积极对照国际建设标准,聚焦目标设定、方案实施、协同机制和制度保障,提升环境适老化水平。

(三)全面提升应对老龄化的科技创新水平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将科技养老战略与老龄事业相融合,以科技创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比如,全面推进智慧养老、劳动力替代、生育辅助等科技创新工作,解决老年生活能力不足、医疗资源紧张、劳动力短缺、新生人口不足等问题。(原文作者郝彩虹系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副教授;通讯作者刘雷系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

绗笁鏈?.jpg

《新华智库研究》是新华社第一本聚焦智库领域的学术类刊物,由新华社党组领导、新华社智库学术委员会指导、瞭望周刊社主办的智库类学术期刊,致力于展示国内外优秀智库研究成果,刊发探索智库建设规律的学术文章,打造中外智库合作交流平台。

投稿邮箱:xhzkyj@163.com

订阅热线:010-63151858

相关专家
相关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