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循环水养殖模式对水体微生物、蛋鸭粪便微生物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试验旨在研究循环水养殖模式对水体微生物、蛋鸭粪便微生物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分别采集样品检测饮水管、戏水池、排水沟、各级消化池的水样和鸭舍内粪样、运动场粪样及周边土壤样品,采用平板计数法检测微生物数量
-
2 鸭α干扰素在家蚕中的表达及抗病毒活性检测
鸭α干扰素(DuIFN-α)是一类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等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可用于鸭及其他家禽养殖业中各种病毒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将编码鸭α干扰素的基因序列密码子优化后进行合成,再对翻译起始序列
鸭α干扰素
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抗病毒活性
-
3 鸭-稻养殖模式中微生物数量的检测与分析
试验旨在对鸭-稻养殖模式中微生物的数量进行检测和分析。试验期间采集样品检测麻鸭进入稻田前后稻田水体和麻鸭粪便微生物的数量。结果表明:①与第一次检测的水体微生物数量相比,第二次检测的水体细菌总数降低
鸭-稻养殖模式
稻田
水体微生物
鸭粪便微生物
-
4 “稻-鸭-虾”生态种养模式水体中的氮磷浓度及藻类生物量变化
[目的]对"稻—鸭—虾"生态种养模式水体中氮磷浓度及藻类生物量的变化进行研究,为控制稻田排水中氮磷引起的农业面源污染,改善稻田生态环境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对比"稻—鸭—虾"生态种养模式与常规种植
“稻—鸭—虾”生态种养
氮磷
藻类
生物多样性指数
经济效益
-
5 水禽育种技术以及自主化品种培育研究进展
我国是世界水禽大国,肉鸭养殖量占据全球养殖量的75%,鹅养殖量占据全球养殖量的80%以上。水禽(家鸭、鹅、番鸭)与鸡属于不同物种,生理、行为、繁殖等特点与其他畜禽差异较大,导致在其他畜禽育种成功应用
-
6 鸭瘟病毒疫苗株UL44.5和UL44基因间隔区作为复制非必需区的鉴定
为探寻鸭瘟病毒(DEV)基因组中适合外源基因插入的复制的非必需区,本研究利用本实验室前期建立的DEV疫苗株多片段拯救系统,结合E/T克隆技术、LR克隆技术将含有红色荧光蛋白(RFP)表达框架的目的
重组鸭瘟病毒
复制非必需区
DEV拯救系统
-
7 北京鸭群体遗传多样性及遗传资源分析
为研究北京鸭群体的遗传结构及遗传多样性,实验分别采集北京鸭F_0(120只)、F_1(100只)和F_2世代(100只)的血液样本,采用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方法对北京鸭11个微卫星座位进行分析。
-
8 尤溪联合梯田稻作制度的演变与发展
、间作以及立体种养转变。联合梯田目前保留了稻薯复种轮作、瓜稻复种轮作、烟稻复种轮作、稻草复种轮作、稻菜复种轮作、稻豆间作、再生稻栽培、稻鱼共作、稻鸭共作等9种典型稻作模式。
-
9 烤炙型北京鸭与分割型北京鸭血清血脂指标比较
[会议论文]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侯卓成 中国广西南宁
体内脂肪代谢的关键指标,可以用来衡量生长过程中难以度量的脂肪沉积水平。材料与方法在共计61只北京鸭母鸭(其中31只分割型北京鸭,30只烤炙型北京鸭)在42日龄采集血液并析
-
10 北京鸭皮下前脂肪细胞分化的转录组学初步分析
[会议论文]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侯卓成 中国广西南宁
<正>皮下脂肪是北京鸭脂肪沉积的主要部位,沉积总量是影响鸭肉品质的一个关键指标,也直接关系到北京鸭的经济价值与肉用价值。脂肪组织主要是由脂肪细胞组成,脂肪组织的积累主要由前脂肪细胞增殖和成熟脂肪细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