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线粒体COⅠ、Cyt b和16S rRNA基因在6种金枪鱼鉴定中的适用性分析
探讨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基因(COⅠ)、细胞色素b基因(Cyt b)及16S rRNA基因对主要渔获区的蓝鳍金枪鱼(Thunnus thynnus)、马苏金枪鱼(Thunnus maccoyii)、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大目金枪鱼(Thunnus obesus)、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和正鲣(Katsuwonus pelamis) 6种重要的生食
-
2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和Cytb基因序列对裂腹鱼物种的鉴定
[会议论文] 四川省动物学会、重庆市动物学会、云南省动物学会、陕西省动物学会、甘肃省动物学会、青海省动物学会、宁夏生物学会、新疆动物学会、西藏生物学会、贵州师范大学
江建平 中国贵州贵阳
鱼物种多样性极其丰富,存在种间趋同和种内形态分化大等现象,因此,裂腹鱼形态鉴定面临巨大的挑战、构建裂腹鱼分子鉴定系统尤为重要。本研究以COI基因和Cytb基因作为分子标记,结合从GenBank下载的裂腹
裂腹鱼
Cytb基因
COI基因
分子鉴定
-
3 重庆市城口县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宁陕线形蛇与该物种的遗传分化分析
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鉴定为宁陕线形蛇。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和核基因片段cmos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城口大巴山标本嵌入宁陕线形蛇支系中,与该物种其他种群在cytb基因上的遗传距离(0.001
-
4 不同鲚属鱼类Cyt b和D-loop序列的比较及其判别早期生活史个体的潜力分析
使用mtDNA作为分子标记,基于1022 bp和1322 bp左右的部分序列分析刀鲚(Coilia nasus)、湖鲚(C.nasus taihuensis)、七丝鲚(C.grayii)及凤鲚(C.mystus)成鱼之间的遗传关系。结果显示,刀鲚和湖鲚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036±0.0008和0.0038±0.0008,凤鲚与刀鲚、湖鲚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1215±0.0111、0.1228±
-
5 不同鲚属鱼类Cyt b和D-loop序列的比较及其判别早期生活史个体的潜力分析
使用mtDNA作为分子标记,基于1022 bp和1322 bp左右的部分序列分析刀鲚(Coilia nasus)、湖鲚(C.nasus taihuensis)、七丝鲚(C.grayii)及凤鲚(C.mystus)成鱼之间的遗传关系。结果显示刀鲚和湖鲚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0360±0.00083和0.00378±0.00082,凤鲚与刀鲚、湖鲚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12146±0.01106、0.
-
6 我国南部水系?(Hemiculter leucisculus)的谱系地理结构、隐性成种与种群动态历史
分布较广的物种往往形成了多个进化谱系,因此经常被看作是隐存种。本研究中,我们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Cytb)和12个核基因来研究我国南部水系?的谱系地理结构以及探讨地质历史和气候环境是如何影响其
-
7 输入性卵形疟原虫细胞色素b、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和乳酸脱氢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期刊论文]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05期
姚立农
目的对卵形疟原虫(Plasmodium ovale)curtisi亚种和wallikeri亚种编码的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b),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cytochrome c
-
8 一例人感染带绦虫PCR鉴定
为了快速鉴别诊断一例人绦虫感染病例,采用聚合酶链式法(PCR)扩增线粒体cox1和Cytb基因片段,对PCR扩增的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和基因序列测序。分别与NCBI数据库中带绦虫cox1和
牛带绦虫
cox1
Cytb
鉴定
-
9 基于mtDNACytb基因序列的我国不同水系野生鲇种群遗传多样性与种群历史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鲇这一广布种的遗传多样性与种群遗传结构,阐明该经济鱼类的种群历史动态,本研究对我国长江(上游、中游)、珠江、福建、海南、辽河地区的野生鲇样本进行mtDNA Cytb基因序列测定与种群遗传
鲇
细胞色素b(Cytb)
线粒体DNA
种群历史
-
10 同域分布两种鲤科鱼类种群遗传结构的比较
为了解河南省境内黄河水系和卫河水系棒花鱼和条的鱼类遗传多样性现状,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对这两种鱼类开展群体遗传学研究。结果显示,棒花鱼和条群体多态性较低;系统发育树和单倍型
棒花鱼
条
cytb
种群遗传多样性
黄河水系
卫河水系
加载中...